一、更改jupyter notebook默认工作目录
jupyter notebook默认的工作目录含有很多文件
更改方法如下:
①打开Anaconda Prompt,输入如下命令
jupyter notebook --generate-config
②修改C:\Users\11960\.jupyter\jupyter_notebook_config.py
文件
将#c.NotebookApp.notebook_dir = ''
改为c.NotebookApp.notebook_dir = 'F:\Jupyter'
,其中F:\Jupyter
为我的工作空间,你可以改成你自己的
③右击Jupyter Notebook快捷方式,选择【属性】,删除【目标】属性中的【%USERPROFILE%】,点击【应用】–【确定】
④再次打开JupyterNotebook发现工作目录已经修改为我们自己的工作目录
二、Jupyter的两种命令模式
① 命令模式
命令模式将键盘命令与Jupyter Notebook笔记本命令相结合,可以通过键盘不同键的组合运行笔记本的命令。
按
esc
键进入命令模式。鼠标点击cell框的左侧
在命令行模式中,按y、m切换markdown和code模式
命令模式下,单元格边框为灰色,且左侧边框线为蓝色粗线条。
② 编辑模式
编辑模式使用户可以在单元格内编辑代码或文档。
按
enter
或return
键进入编辑模式。编辑模式下,单元格边框和左侧边框线均为绿色。
三、 两种模式的快捷键
① 命令模式
- Enter:转入编辑模式
- Shift-Enter:运行本单元,选中下个单元
- Ctrl-Enter:运行本单元
- Alt-Enter:运行本单元,在其下插入新单元
- Y:单元转入代码状态
- M:单元转入markdown状态
- R:单元转入raw状态
- 1:设定 1 级标题
- 2:设定 2 级标题
- 3:设定 3 级标题
- 4:设定 4 级标题
- 5:设定 5 级标题
- 6:设定 6 级标题
- Up:选中上方单元
- K:选中上方单元
- Down:选中下方单元
- J:选中下方单元
- Shift-K:扩大选中上方单元
- Shift-J:扩大选中下方单元
- A:在上方插入新单元
- B:在下方插入新单元
- X:剪切选中的单元
- C:复制选中的单元
- Shift-V:粘贴到上方单元
- V:粘贴到下方单元
- Z:恢复删除的最后一个单元
- D,D:删除选中的单元
- Shift-M:合并选中的单元
- Ctrl-S:文件存盘
- S:文件存盘
- L:转换行号
- O:转换输出
- Shift-O:转换输出滚动
- Esc:关闭页面
- Q:关闭页面
- H:显示快捷键帮助
- I,I:中断Notebook内核
- 0,0:重启Notebook内核
- Shift:忽略
- Shift-Space:向上滚动
- Space:向下滚动
② 编辑模式
- Tab : 代码补全或缩进
- Shift-Tab : 提示
- Ctrl-] : 缩进
- Ctrl-[ : 解除缩进
- Ctrl-A : 全选
- Ctrl-Z : 复原
- Ctrl-Shift-Z : 再做
- Ctrl-Y : 再做
- Ctrl-Home : 跳到单元开头
- Ctrl-Up : 跳到单元开头
- Ctrl-End : 跳到单元末尾
- Ctrl-Down : 跳到单元末尾
- Ctrl-Left : 跳到左边一个字首
- Ctrl-Right : 跳到右边一个字首
- Ctrl-Backspace : 删除前面一个字
- Ctrl-Delete : 删除后面一个字
- Esc : 进入命令模式
- Ctrl-M : 进入命令模式
- Shift-Enter : 运行本单元,选中下一单元
- Ctrl-Enter : 运行本单元
- Alt-Enter : 运行本单元,在下面插入一单元
- Ctrl-Shift– : 分割单元
- Ctrl-Shift-Subtract : 分割单元
- Ctrl-S : 文件存盘
- Shift : 忽略
- Up : 光标上移或转入上一单元
- Down :光标下移或转入下一单元
四、查看函数或者方法的参数及使用方法
①在方法后面加问号,然后执行,如pd.read_csv?
②光标移动到方法上面,按shift+tab,弹出文档,连续按选择文档详细程度
注意:如果有的函数方法依照上述方法看不到代码提示了,将代码内容重新加载一下重新加载一下就可以了